大司農

大司農
(大司农, 大司農) 官名。 秦置治粟内史。 西汉沿置, 为九卿之一。 景帝后元年(前143), 改名为大农令。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 再改为大司农。 掌钱谷, 为国家财政长官, 与管理皇帝私财的少府并列。 属官有太仓、 均输、 平准、 都内、 籍田五令、 丞、 斡官、 铁市两长、 丞, 及郡国诸仓农监、 都水共六十五长、 丞。 王莽改大司农为羲和, 又改为纳言。 东汉复原名, 职掌如旧, 仅将盐铁划归郡国管理。 汉末以后, 财政收支划归尚书的度支, 各种理财之官, 陆续出现, 大司农的职权缩小。 东晋一度裁撤。 南朝梁、 陈称司农卿。 北魏复为大司农。 北齐以司农寺为官署名, 司农寺卿为官名。 隋、 唐沿齐制, 所司以仓储为主, 汉大司农所司, 大部归户部。 宋、 金、 元均设大司农, 金以司农司为署名, 元先后以农政院、 务农司、 司农寺为署名。 明太祖一度设司农司及卿、 少卿等官罘久撤销, 其职并入户部。 大司农为户部尚书的习称, 简称大农。
* * *
(大司農, 大司农) 官名。 秦置治粟內史。 西漢沿置, 為九卿之一。 景帝後元年(前143), 改名為大農令。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 再改為大司農。 掌錢谷, 為國家財政長官, 與管理皇帝私財的少府並列。 屬官有太倉、 均輸、 平准、 都內、 籍田五令、 丞、 斡官、 鐵市兩長、 丞, 及郡國諸倉農監、 都水共六十五長、 丞。 王莽改大司農為羲和, 又改為納言。 東漢復原名, 職掌如舊, 僅將鹽鐵劃歸郡國管理。 漢末以後, 財政收支劃歸尚書的度支, 各種理財之官, 陸續出現, 大司農的職權縮小。 東晉一度裁撤。 南朝梁、 陳稱司農卿。 北魏複為大司農。 北齊以司農寺為官署名, 司農寺卿為官名。 隋、 唐沿齊制, 所司以倉儲為主, 漢大司農所司, 大部歸戶部。 宋、 金、 元均設大司農, 金以司農司為署名, 元先後以農政院、 務農司、 司農寺為署名。 明太祖一度設司農司及卿、 少卿等官罘久撤銷, 其職併入戶部。 大司農為戶部尚書的習稱, 簡稱大農。

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2013.

Игры ⚽ Поможем сделать НИР

Look at other dictionaries:

  • Nine Ministers — The Nine Ministers (Chinese: 九卿) was the collective name for nine high officials in the imperial government of the Han Dynasty (206 BC–220 AD), who each headed a specialized ministry and were subordinates to the Three Councillors of State.… …   Wikipedia

  • Cao Song — (? – v. 192) ou Ts’ao Song (曹嵩 en chinois traditionnel et simplifié) était ministre impérial chinois et général en chef à l époque de la fin de la dynastie Han. Son prénom social était Jugao (巨高). Il est principalement connu pour avoir été le… …   Wikipédia en Français

  • Neuf Ministères — Le système dit des Neuf Ministères (en sinogrammes traditionnels : 九卿) est un nom collectif désignant les neuf officiers impériaux principaux sous la Dynastie Han (206 BC–220 AD) ainsi que sous la Dynastie Ming (1368 1644). Sommaire 1… …   Wikipédia en Français

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

Direct link
Do a right-click on the link above
and select “Copy Link”